在我轉進行銷企劃領域前,曾經在百貨、設計公司、網路公司、電腦系統公司等做過美術設計、資深設計,一直到在公關公司做藝術指導的工作,大概有1314年左右,其實也是跟美術設計相關,不過多了與〝人〞的接觸更頻繁了,現在在網路與行動商務的進步下,職稱可能會是「數位藝術指導」、「網站藝術指導」、「品牌藝術指導」等等之類的,再往這個職務之上的就是「ACD副創意總監 Assistant Creative Director」、「CD創意總監 Creative Director(大多都是國外回來空降的,但也不少是從基層做起)

這個職務背景不乏(主要啦~也有其他科系的奇葩出現)就是高中職美術班與美工科系,或是大專院校的視覺傳達系、數位媒體系等等出身的朋友,其中要修習的課程大致包含了:素描速寫水彩畫、色彩學與色彩計畫、攝()影、視覺傳達設計、文字形象學(賈伯斯可是箇中好手咧~)與版面編排、雕塑、展場規劃設計、分鏡腳本設計(類似四格漫畫,只不過畫劇情面的格子在左邊,右邊則是寫文案或旁白)、商業空間設計(櫥窗陳列)、裝置藝術設計、CIS 企業識別系統規劃設計、網頁設計、網站架設、數位影像製作(後製作)等等,這些是屬於偏向技術類的本質學能(現在各校可能還多了「微電影」的教學)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念設計系或廣告系,人家就會說:啊你是在畫扛棒(招牌)還是電影看板的喔?

!@#$%^,沒辦法以前的觀念確實如此,還好現在很多科系,譬如: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資訊傳播系、廣告暨策略行銷系、新媒體暨傳播管理系、大眾傳播系、新聞傳播系、廣告傳播系、商業設計系、數位媒體系、視覺傳達系、企業管理系、國際經營與貿易系…等等。
都可以進入企業裡的行銷企劃部門,因為至少都還會修到「行銷管理」這門課,加上企業概論與管理學是某些學校的必修課程,所以,在企業裡對公司營運與商品行銷企劃應該是有點概念的,要進入的門檻或許相對較低,加上自己的興趣與自修,相信在面試時主考官可以感受得到(加上懂會、經、統應該更好)。

但是!(凡事都有「但是」!)僅僅如此還是遠遠的不夠,在學校學到的還是只有最基礎的觀念,到了公司必須除了有基本概念外,還要能活用「工具」,與有靈活的腦袋,才能幫你解決工作上(或客戶)的問題,所以,請帶著具有獨立思考、敏銳的感受力、熱情與好奇心,以及開放的溝通心態做這份工作。

說起我們的工作或許稀鬆平常,每天也差不多是平凡的度過(但!那是在你使用高度專注與努力的心情下完成工作)。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26513001-1479392264_b.jpg

 

本書作者首先點出大環境改變,影響了各個產業結構所連帶產生的變化效應,其立論是先站在管理學上,從以往的農業時代進化到工業時代,工業(工廠、機器)是如何改進、取代人工,然後進而帶動整體經濟發展,這段在行銷上的立論是「製造商導向」時期,接著以科技業為引子,以教改為例帶出,學校以企業需求為主,試圖培育更多適合一畢業就在企業上手的員工,並說明以傳統觀念,「讀好書→找到好工作→直到安穩退休」這樣立意良善的做法,使每個人都有高學歷、都能找到好工作,但在經濟學市場供需原理自然的機制下,反倒提高進入企業門檻,使得每個大學生與工業時代、工廠中的每個「螺絲」無異;面對科技進步、網路、傳媒進化、多樣多元化改變人們生活習慣,這樣的思維反而阻礙了人們傳統就業直線進程的結果,因為若以行銷觀點,將就業者當作商品推銷給企業,讓企業接受,進入市場無非三個選項:紅海、藍海、差異化。今日因整體產業呈現結構式的改變,但就業者還是經由工業時代所產生出來的商品時,無差別的商品只能有一個選項,就是進入紅海(技能再高,薪資降低,職涯未來沒有保障,就業者未來將站在選擇舊路與新路的糾葛,這部分思維與企管學S創新理論相似)。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性質

        企劃的應用範圍極廣,如公司管理制度改善、財務配置、產品行銷等,甚至未來產品的研發方向都需要企劃,工作內容相當多元,且分布在各行各業中,其中產品行銷、活動等企劃最常見。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來自內在與外在。它取決於我們的環境,也與內在自我有關。拉羅什富科 (La Rochefoucauld) 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作家、格言大師曾說:「快樂和不幸福與個性及命運都有關係。」個性又決定於我們的基因與教養。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小B曾聊到:未來五年市場的人才需求將會是橫跨三種專長領域以上,(強調可能更多,特別當大家已經習慣地球是平的年代),例如:工程+業務+美感 ( 甚或加入財金及教育,"語文"(應包含聽說讀寫),則被視為基礎的本職學能能力不列入所謂的技術專長 )。

在各種產業或領域的工作能力因個人特質有強弱及相連結的綜效,好比企業組織在營運時需要各種不同職能的部門與專才來協助運作、讓企業的ITO(Input-Transfer-Output)發揮最大功效,然而就特定功能及工作如企業決策、專案管理、人事管理及制度創革是必須跨多樣領域才能,才能組織出縝密決策的,然而影響個人跨領域能力,小B認為至少應包含積極態度、社交溝通、經驗累積及學習能力四個關鍵(就如同綑綁各種能力的套索-Lasso),跨領域人才將成為組織未來進步的碁石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是"在跨領域能力間交互傳動的關鍵"是什麼?或稱之為互補及槓桿的運用,(問題就是這個->何謂"跨領域能力間交互傳動的關鍵"? 不愧是博士生,繞了一大圈聽得有點累又暈~呼~)

我非常同意小B所說的積極態度、社交溝通、經驗累積及學習四個能力,也認為跨領域人才與能力的培養孕育已在各方開始默默進行了;在電影【心靈捕手】裡Matt Damon在酒吧把妹、對上哈佛生那一段,清楚掌握對方邏輯思考、應對態度直至心思表達,對比現今台灣社會的學生與上班族,已經清晰顯示我們從教育養成的思考能力是很薄弱的;綠色的小英姐提到說:年輕人得培養跨領域的生存能力,第一點是你必須要能「運作」,而且是在"跨國界"的情境裡運作。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不景氣已不是兩三天的事了,看著各家電視台總不時播放著就業與失業或是創業的新聞,而在實際的就業市場相比較下,新聞、政府數據與市場實際真實性還是落差很大,這類新聞訊息對我而言跟廣告無異,像是我在台中的朋友來跟我聊起,這幾年就業市場與畢業潮對他們的影響。

他是在郵局任職郵務人員,從每天清晨三、四點上班一直到過中午後才下班,幾年之後部分業務慢慢準備轉至到內勤,主管也要求他考試準備以後都做內部工作(資淺總是要朝資深發展,新人慢慢進來資深的往上升,晉升管道暢通,組織才有活力嘛),也就是說不用一直都在外面跑,之前,郵局補缺額,應徵了兩個剛畢業的碩士,先來實習郵政櫃台業務,結果一個禮拜後兩人雙雙離開,說是工作太煩忙太累了(坐內勤吹冷氣不用跑外面耶!看來他們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等了多久就是盼有一份工作嗎? 而且還是公家單位!)。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