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沸沸揚揚的麥當勞炸油事件像正午的太陽一樣火辣、令人目眩且避之唯恐不及,卻又不得不面對,還原事件始末,從628日起衛生署發動各地衛生局,稽查全省297家連鎖速食業者中15家油品數值超標,顯示油品品質已相當劣化,政府日前做出油炸油酸價數值不得超過2的新標準,公布結果不合格業者包括速食業龍頭麥當勞,隨即表示會持續稽查度動作,以及若業者送檢查驗連續兩次不合格,即會公布複檢不合格業者名單。消基會董事長則批評麥當勞為跨國企業,竟使用品質欠佳的油品,顯示根本不重視消費者健康

聽大家說不如聽專家說
629日台北縣消保官抽檢結果出爐麥當勞超標近十二倍高達23.88,最為嚴重! 專家則痛批:「麥當勞欠民眾一個道歉!」,麥當勞公關表示,已經緊急配發試紙到全台三百五十家門市開始使用,每天會在中餐、晚餐時段過後各檢測一次。7月7日事件已經演變至驗出麥當勞、達美樂等速食業者所用的炸油含致癌物砷,政府單位表示若複檢未過將予以撤照處分。而消基會則要求業者即起停售油炸品;達美樂表示考慮配合,麥當勞則回應無打算停售。麥當勞公關部說公司已自行送驗油品,並無驗出重金屬,所以無停售打算。提供麥當勞與達美樂油品的上游製造商表示,送出之所有生產食品都經檢驗合格。而麥當勞的產品製程檢驗油品方式僅有目測檢查油煙、油色、產品顏色及風味??什麼都有SOP的麥當勞 就油品控管沒有?

都是專家  專你家還是專我家?
7月10日麥當勞與達美樂遭北縣消保官委託的台美檢驗實驗室檢驗出含砷,麥當勞則以自行委託的檢驗科技公司(SGS瑞士通用檢驗公證集團)檢驗數據澄清用油不含砷。麥當勞沒有靜待複驗結果,或向政府機關申請複檢,卻自行委託實驗室檢驗,且質疑北縣的檢驗結果。事件演變成兩家專業的檢驗單位隔空交戰,後續是否還會交手尚是未知之數;麥當勞已被查出宣稱天天換油、麵包不含防腐劑、正確填寫換油紀錄,證實並非事實!!消保官也呼籲應該申請複驗,麥當勞堅持不提複驗,消保官考慮把原來檢體再送公正單位複檢,業者卻只相信自家的檢驗報告,消費者的觀感、安全、疑慮與權益誰來理會?

雄霸全球品牌的炙火烈焰  一滴油就澆熄了
當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商品同質性愈來愈高時,透過長期的研究與實際案例的觀察,企業主與行銷人員相信,肯定企業形象、品牌價值與營業獲利率的正比關係,尤其是全球知名的廠商無不投入大資源在品牌的建立與強化上,為的就是穩固品牌的基礎後,透過持續經營品牌與消費者良好的互動所帶來更大的利潤;而品牌經營早已進入以消費者為基礎的品牌資產時代了,以顧客為基礎的品牌資產組成要素包含:差異化、品牌知識與消費者對行銷的反應,其中建立品牌知識包括了品牌知名度與品牌形象兩大元素,品牌知名度包括:品牌聯想的特性、強度、喜好度與種類,品牌形象則包含:品牌的認知與品牌的回想;我們再回頭看麥當勞在行銷公關上強調的基本概念與作為是什麼呢?

2008年國際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為麥當勞進行品牌鑑價,約值260億元美金全球排名第七位,由此可看出跨國企業的品牌資產總額有多麼巨大,然先前麥當勞行銷部執行協理講授「麥當勞的行銷」,提到品牌的資産之花是由包括品牌知名度、視覺聯結、心智感受、使用經驗、商品品質、與他人評價等元素所組成的顧客關係,而台灣麥當勞公關溝通部執行協理在”麥當勞「企業經營學」”也說到,麥當勞公關溝通的任務中包括的:新聞宣傳─是積極運用各種可能的機會,創造正面新聞報導,同時,儘可能降低負面報導對企業的傷害;平時,詳細監看所有相關的新聞素材,分析影響企業經營的客觀趨勢。危機與議題處理危機要靠團隊合作應變,突破溝通困難來獲取制勝的轉機;議題要靠平時用心觀察研究,預做準備,防患未然。公共事務處理將麥當勞的核心價值,包括:Q.S.C.V(品質、服務、衛生和價值)、企業領導形象、人員訓練發展與社區關係的經營,不斷向政府與社會公眾作最妥善的傳達等等。以及麥當勞公關溝通十大守則之一,以事實為基礎,訂定公關溝通的的執行計畫。麥當勞的創始人Ray Kroc也曾說:「做好公關,就是做好事業(Good public relations meant good business)」。麥當勞相信,只有最真誠的語言,才是大家最願意接受的公關溝通語言。但是一滴劣質油的謊言,不但澆熄了消費大眾對麥當勞長期努力建立起互動的信賴與熱愛,連帶天天換油、產品不含防腐劑、換油紀錄等的不實,更扯垮了麥當勞長期努力堆砌的品牌金字塔。

麥當勞的一滴油  燃起了什麼 又澆熄了什麼?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怪獸家長 (家長是怪獸)
怪獸家長

怪獸家長 Monster Parent ” (家長是怪獸)是2008年7月在日本上演的,在台灣也已經播映過,在日本此主題開播前其實就有些許爭議,內容主要是講在日本越來越多學童的父母,因為太過重視兒童、或者執著本身對教育的理念,非但指導改變老師想法與做法,同時更進一步嚴重干預學校事務或重大決策,以至於出現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活生生上演在實際生活周遭,而”怪獸家長”一詞就由此產生。
高村樹季(米倉涼子)在劇中飾演一位漂亮專業的律師,受到老闆託付協助某學區教育委員會,幫忙排除校方與家長間的相關糾紛,而發展出許多真實案例的劇情;三浦圭吾(佐佐木藏之介)則飾演因為以前深受其害而轉任教育委員會的資深辦事員,在劇中常與高村對立,因為高村不是常用法律角度,或是用很一般無所謂的態度去看待這些家長、學童與校方都需要解決的事、或需要進一步再詳加協調的事情,而三浦則會從以了解學童或家長的心態與教育委員會的立場來思考解決之道。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小B曾聊到:未來五年市場的人才需求將會是橫跨三種專長領域以上,(強調可能更多,特別當大家已經習慣地球是平的年代),例如:工程+業務+美感 ( 甚或加入財金及教育,"語文"(應包含聽說讀寫),則被視為基礎的本職學能能力不列入所謂的技術專長 )。

在各種產業或領域的工作能力因個人特質有強弱及相連結的綜效,好比企業組織在營運時需要各種不同職能的部門與專才來協助運作、讓企業的ITO(Input-Transfer-Output)發揮最大功效,然而就特定功能及工作如企業決策、專案管理、人事管理及制度創革是必須跨多樣領域才能,才能組織出縝密決策的,然而影響個人跨領域能力,小B認為至少應包含積極態度、社交溝通、經驗累積及學習能力四個關鍵(就如同綑綁各種能力的套索-Lasso),跨領域人才將成為組織未來進步的碁石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是"在跨領域能力間交互傳動的關鍵"是什麼?或稱之為互補及槓桿的運用,(問題就是這個->何謂"跨領域能力間交互傳動的關鍵"? 不愧是博士生,繞了一大圈聽得有點累又暈~呼~)

我非常同意小B所說的積極態度、社交溝通、經驗累積及學習四個能力,也認為跨領域人才與能力的培養孕育已在各方開始默默進行了;在電影【心靈捕手】裡Matt Damon在酒吧把妹、對上哈佛生那一段,清楚掌握對方邏輯思考、應對態度直至心思表達,對比現今台灣社會的學生與上班族,已經清晰顯示我們從教育養成的思考能力是很薄弱的;綠色的小英姐提到說:年輕人得培養跨領域的生存能力,第一點是你必須要能「運作」,而且是在"跨國界"的情境裡運作。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