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不打烊
孕育智慧的溫床

家庭對每個人的影響從出生起就受到父母的引導,個人的價值觀、感情與理性認知、成長背景等等先天人格特質的形成,接出自家庭與父母的孕育,所以,一個人未來的思考觀念、人際關係與行為模式的基礎是否能健全發展成熟,與家庭環境的狀況有極大的關係,孩子在成長中不斷受到大人的讚美與鼓勵,面對人生的挑戰自是充滿自信心;反之,如果是來自在黯淡、混亂、沒有關愛的家庭,未來往往是抱持失敗與悲觀主義的人生觀,因為從不期待有任何鼓勵和注意,理所當然的認為生活沒有任何樂趣可言;這當然就與父母親觀察的敏銳度、是否能妥善表達本身的語言、行為與情緒的控制等因素有相當大的關係;幼童的學習能力是一切知識的基石,也是決定將來表現發展的重要原因,據研究報告表示,其中成份都與EQ有關:
一、自信: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也相信父母會提供協助。
二、好奇:探索世界是正面且有樂趣的。
三、意圖:有發揮影響的意願、能力與毅力,具體而言就是一種能力與效率感。
四、自制:具有與其年齡相稱的自我控制能力。
五、人際關係:能與人達成基礎的相互了解,並建立起人際關係。
六、溝通能力:首先能信任別人,且具備與人交流觀念及感受的意願與能力,更能從中獲得樂趣。
七、合作:能在個人需求與團體活動間取得均衡的協調。

而父母親將影響小孩基本的安全感、掌控感與對人的信賴感,如從家庭背景來分析,小孩也將耳濡目染大人的行為與語言模式,甚至一生相隨;所以,由此可知家庭對個人造成的影響是如何的巨大。
而在經歷父母的細心呵護下,孩子進入了兒童時期加上聲光引誘,興趣漸漸移轉,再從青少年到少年,活躍的青春時期,有了自我的行為主張,多樣性的生活方向,此時,應該加強學習與閱讀,因為閱讀能收攝人的心靈,寧靜且敏銳,使他們處世能清晰明朗,在進入成人階段,學習社會化前,閱讀能體會更多事物,增進更多知識,閱讀計劃在家庭功能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而當孩子進入社會工作,朝自己理想的目標邁進,父母也因年紀漸長與工作繁重,彼此的溝通因時間、環境情況的改變,更須做適度的調整,而才不會有處於網際網路的科技新紀元,一上網全球皆可通聯,但在家庭中想要與親人溝通,卻難上加難的親子關係的尷尬與無力感。

家庭關係是夫妻相處之道與親子關係的結合,生活是愛、工作與智慧的根源,家庭氣氛是否圓融,都是得靠每一份子的努力與貢獻,現代人都有一定的知識水準,只因生長背景的差異、觀念不同,又因世界文化與資訊的快速移轉,需要不斷的傾聽與溝通才能達到共識,經常把時間空出來相互的分享、學習,彼此產生共鳴、相互尊重、關愛,因此,時間的分配是很重要的;讓大家都能明白並扮演好自己生活當中的角色,與能使心靈有短暫的休憩與充電的時間和空間,備足相互間的養分,在各自的領域中蓄積再衝刺的能量,並建立一個溫馨祥和、醉心留戀與愛意溫暖濃厚的家庭。

生活的收穫是生活
懶散是倦怠的勇氣

生命的成就絕非只有一條途徑,在這個知識經濟來臨的世代,科技與文化的環境快速變遷,對人的影響之大非言語可形容;一個人的學業成績優異與工作的高薪厚職,也不能代表你在面對人生磨難或機會時會有適當與應有的反應與作為,雖然智商高低不一定能與幸福快樂或成功劃上等號,但我們的教育與文化卻仍以學業能力為重,反倒忽略了與個人命運息息相關的性格特質與智能發展;生命中有許多事物是我們無法預測的,而常感有「時也、命也、運也,非我之所能也!」,不論喜怒哀樂都會和我們不期而遇,但每個「意外」的發生都是生命旅程的試煉,昇華加持的進階訓練測試,與其失望懊惱、怨天尤人,不如及早學習面對,用積極正面的態度當成是一次難能可貴的練習機會;其實在人生了旅途上,在在透露各種生命意義的訊息,經由每個人對這些訊息加以分析、詮釋與解讀處理之後,須經由使用正面的態度轉化成為向前繼續努力的動力與助力;在面對生活中這些感情的、工作的與經濟的等等現實壓力下,對未來未知的疑惑與焦慮逐漸侵蝕我們的心靈,蒙蔽了我們透析未來的思路,而常感有「生命之不可承受之輕」的大石肩負在我們的身上,其實,「感覺」是上天賜與我們的一項禮物,它幫助我們更加深了對世事萬物的認知與感受,當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也須承受感覺來的磨難,凡是都有它的一體兩面,端看我們如何運用智慧,使它成為我們豐富心靈與生命的能量。

因為想擁有和樂的家庭、豐富的人際關係與令人稱羨的工作,是我們從小被教育與灌輸的觀念,我們往往都會使用「追求完美」的手段來達成它,但凡事追求完美只會讓人疲憊不堪,且讓自己的視野愈來愈狹隘,當達不到目標時,又會感到相當大的挫折與無力感,所以,何不凡事盡力而為,成事在天給自己一點退路與再成長的空間,活出自我的風格,當你嚐到到平淡的滋味,你也就了解幸福與知足的意義,此時,你的智慧提升了便會告訴自己,平淡就是福,知道滿足與珍惜讓自己與周遭所有人都快樂,也就不會再自尋煩惱了。

尼采說:「生活的收穫是生活!」,人要如何從認識自己當中讓自己成長,如何客觀的觀察自己?這是我們終其一生都要學習的課題,因為我們在追求家庭、兩性、親子、人際等等關係的協調、和樂與圓融,先要從本身的想法與行為改變做起,因為「天助自助者!」,唯有淨空腦袋先讓心靈休息,再來好好的蓄積能量與昇華我們的智慧,現代人往往以所有精力投入工作、社交生活,卻又因為過於忙碌而看不清生命與生活的意義。繁忙是必然的,每天不停的忙碌與溝通,成為一種常態生活模式,卻在忙碌中不知為何而忙,也忘了為何而溝通,卻越來越少人能享受與品味獨處,也找不到獨處的空間與時間,與自我獨處它提供一個時間與空間,讓那被外界所干擾與困惑的思緒沈澱,因為心境改變、速度放慢了,眼前所見的事物和刺激,不會再因其他因素可以擾亂你,你會用更深層的心境、思緒與緩和的步調、柔軟的方式去處理與去詮釋,它並且使你感到是開放、自在、覺悟的心態,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省」,用簡單的想法,化解複雜的情緒,心靈得以舒張,使我們的生活游刃有餘。

人類是感情的動物,而後天的觀察、驗證與學習而得來的這些理論,無非是要幫助我們更有智慧的生活,不僅是生活而更能要愉快自在的生活,不僅是自己生活更要與所有人一起生活,不管是以正確的理論說服別人或自己來生活,或一昧地以抓住他人的的心思、情緒來過活的人,都不是理智的舉動;能仔細觀察情感變化,控制自己並包容他人的差異才是真智慧,而情感是行為的原動力,行為則造就了未來目標的成果,有了理智還得配合情感才算完美,畢竟,如果失去對生命與生活的熱情,我們也將成為一個不完整的人了!

延伸閱讀:
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時報文化出版社 /
Daniel Golemen
樂在工作—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Denis Waitley /
Reni L. Witt
心靈平靜的處方籤—種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齋藤茂太
有聲有色做溝通—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Donald Walton
Language in Thought & Action—遠流出版公司 / S.I Hayakawa
尼采智慧語錄—業強出版社 / Nietzsch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